石虎是当代画坛屈指可数的改革派、创新派,对笔墨的探索深入到中西艺术的诸多领域,形成标新立异的独特风格。他的人物画或墨或彩,不拘一格,在造型、构图、色彩等方面不断涌现新的创造。他从多元化的笔墨融合中,提炼夸张变形的符号性语言,使作品充满新奇抽象的审美特征,由此打造出当代人物画的新锐精神。
石虎的人物画本源上是传统的,始终未脱离中国画的审美范畴,只是在把握传统写意精神的基础上,对其形式内容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造。他对传统的理解是不拘泥的,一切能借鉴的审美元素都可以为他所用。在早期的创作中,他的作品充斥着轻形重神的简约之风,通过简笔、泼墨、泼彩等技法手段,率性地表达与众不同的审美感受。他作品中的人物犹如穿越云层的神龙,有着扑朔迷离的朦胧之象,其间往往蕴涵着一定的情节,使画面本身更具可读性。这种写意与意象的结合,从根本上忽略了形的存在,只是通过酣畅的线条,淋漓的墨韵,达到神似、妙似,甚至夸张、变形的畅神之境。这样的表达大多是即兴的,当画家内心的激情喷涌而出时,便化作狂放的笔墨驰纵其间,最终在纵情的挥洒中,完成了对人物形神的刻画。此时,线的表现力变得尤为重要,书写性比较强,画家有意融入了狂草书法的审美元素,令线条更具跌宕起伏的飞动之势,释放出抑制不住的主观情感。
在大写意的笔墨形式之外,石虎的人物画中还出现了更加新奇的面貌,有时会在人物造型上寻到雕塑、剪纸、戏剧、年画、甚至儿童画的痕迹。诚然,画家在写意的基础上,巧妙移植了民间艺术中的多种审美元素,使笔下的人物形象趋于丰富变化,或质朴天真,或敦厚稚拙,或呈脸谱画特征,在墨若浮云的变幻中,散发一股鲜活的力量,不仅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,而且打破了传统笔墨的造型特点,构建了耳目一新的审美图式。尤其在故事情节的铺设下,塑造的人物生动诙谐,富有艺术感染力,有时会像一部没有结局的小说,引发人们无尽的想象。当然,在多元化的造型之外,强烈的色彩表现也是功不可没的。画家从戏剧、年画等民俗艺术中,受到用色的启迪,大胆施用鲜艳亮丽的妍丽之色,却导致了意想不到的审美效果。其中红、绿、蓝、黄等色的出现,使画面人物打破了“随类赋彩”的古典美学原则,画面更趋向现代感和装饰趣味。
在石虎的艺术探索中,其审美视野也在随之扩大,渐渐受到西方绘画的深刻影响,令他的笔墨实现了又一次的转变。他将中国画的大写意画和西方的抽象画对比研究,发现了彼此的共同之处。它们都是依傍着点和线的痕迹,融入画家超凡的想象,进而蜕变为奇幻无比的艺术幻象。这一石破天惊的发现,让画家在形式转换中有了新的顿悟,开始自觉地研究毕加索、达利、米罗等西方现代派大师的审美风格,他们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,为画家带来极度的震撼,于是尝试着将这些技法理念适度引入到中国画的笔墨中,创造了中国式的抽象水墨作品。因此,他画中丰富的造型手段,代表了画家对空间、色彩与线条的全新认识,而那些极富夸张的符号形语言,则渗透了他对中国画彻底改造的超前意识。至此,石虎的人物画已经走出了水墨写意的传统格局,以开放的心态吸纳了和西方抽象艺术的精髓。这种巨大的跨越在别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,却在石虎的画作中得到了最好的验证,故而在当代画坛学术界引起较大的反响,它所产生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,人们终于看到了中国水墨画的前卫性发展,并且对它的倾心神往。
石虎人物画在题材表现上是非常广泛的,可以说是异彩纷呈,包罗万象。从远古文化到现实生活,从民间故事到非洲写生,不同的民族,不同的人种,在石虎的画作中都得到了艺术的体现。在林林总总的画面意象中,画家的审美焦点始终未曾偏离人物的靶心,力求通过多变的造型和技法表现各式人物的生活层面、精神层面。客观地说,画家在前期的创作中是倾向于生活的,而在后期则更注重精神的挖掘,尤其在表现人的异化和荒诞方面更加突出,这不仅符合西方抽象派的绘画主旨,而且也与时代变迁下的国人心态相吻合。因此,当他的作品中出现各种诡异怪诞的图式,其实是画家在用独特的方式解读这个世界。在他的眼里,当今的年代,人与自然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在产生巨大的裂变,在打破平衡、对称、协调之后,世界就变得异常纷杂,人类则在不停地异化,体现在审美形式上,人物即蜕变为几何的堆积,符号的变形,以此预示着现代人在扭曲的心态中渐渐迷失了自己。这才是隐藏在画笔背后的动因所在,比起纯粹的技法变化更具现实意义。
在当代人物画领域,石虎属于不断寻求变化的探索者。他丰富的笔墨游弋在传统和现代,东方和西方之间,从未停滞,也从不固化,他的水墨语言时而恣意奔放,时而简约含蓄,时而真挚朴拙,但在各种变异的风格中,较好地保持了自己的艺术个性,并在多种技法的尝试中,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。这便是画家高超造诣的深度体现,也是“功夫在诗外”的艺术外化。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